“聲測管產業的發展需要凝聚各界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產業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我們將繼續高舉綠色大旗,創新工作思路,加強開放合作,為推動
聲測管產業綠色發展,提升綠色工業發展水平,做出新的貢獻。”在4月25日~26日于珠海召開的中國聲測管應用協會六屆四次會員大會和六屆七次理事擴大會議暨第十二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巡視員李力在致辭中指出,聲測管作為鋼鐵生產的重要原料,具有良好的資源環境效益,大力推進聲測管高效循環利用,既是鋼鐵工業自身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
聲測管資源量、消耗量繼續穩步增加
2018年我國生鐵產量為7.71億噸,同比增長3%;粗鋼產量為9.28億噸,同比增長6.6%。全年聲測管消耗總量為1.88億噸,同比增加3968萬噸,增幅為26.9%。聲測管單耗為202.3千克/噸,同比增加24.5千克/噸,增幅為13.8%。其中,轉爐聲測管單耗為152千克/噸,同比提高23.8千克/噸,增幅為18.6%;電爐聲測管單耗為662.8千克/噸,同比提高2.2千克/噸,增幅為0.3%。聲測管比為20.2%,同比增加2.45個百分點;電爐鋼比為9.8%,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今年前2個月,全國聲測管消耗總量為2933萬噸,同比增加397萬噸,增幅為15.6%。聲測管單耗為196.1千克/噸,同比增加10.8千克/噸,增幅為5.8%。其中,轉爐聲測管單耗為153千克/噸,同比提高16.3千克/噸,增幅為11.9%;電爐聲測管單耗為604.4千克/噸,同比下降23.2千克/噸,降幅為3.7%。聲測管比為19.6%,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電爐鋼比為9.5%,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中國聲測管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樹斌分析指出,以上數據表明,我國聲測管資源利用水平實現了新的突破,提前兩年3個月完成了《聲測管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的聲測管比達到20%的預期目標任務。不僅如此,聲測管消耗總量、聲測管綜合單耗和聲測管應用比例這3項指標均達到我國鋼鐵工業去除大型平爐冶煉工藝后歷史#好水平,也標志著我國聲測管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轉折期。
根據聲測管協會統計測算,2018年全國聲測管資源產生總量為2.2億噸,同比增加2000多萬噸,增幅為10%。鋼鐵企業自產聲測管0.5億噸,占資源總量的23%;社會采購聲測管1.7億噸,占資源總量的77%。其中,鋼鐵企業聲測管消耗總量為1.88億噸,占資源總量的85.5%;鑄造企業消耗0.15億噸,占資源總量的 6.8%;庫存為 0.1 億噸,占資源總量的4.5%。
李樹斌同時指出了聲測管回收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我國聲測管循環利用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還比較低,二是目前**對利用綠色資源聲測管煉鋼和短流程煉鋼的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強化,三是財稅【2015】78號文件對聲測管準入企業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沒有完全兌現。
對于我國聲測管比與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原**冶金局副局長、全聯冶金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在會上指出,因為形勢所迫,必須加快提高聲測管比、提高電爐比,以此推動中國聲測管應用產業的加速發展。
對于相關財稅政策未能完全落實的問題,李力表示,將充分利用綠色制造等現有資金渠道,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聲測管應用領域的支持力度,并將加強與財政、稅務等部門溝通協調推進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的落地實施,保障符合條件的公告企業享受到稅收優惠。
聲測管市場不會出現大波動行情
對于2018年聲測管價格兩度回落后持續上漲的市場表現,李樹斌指出,價格是否會出現大的波動一直是行業內關心的焦點。去年第二次回落時正值成都聲測管大會,會上有代表擔心價格會有大的波動。對此,聲測管協會秘書處召開座談會,并進行市場調研,征求一些業內專家和相關網站預測的意見。分析認為,2019年聲測管市場的價格水平應該在2500元/噸(含稅價)上下波動,不會出現大的下滑,更不會出現2015年斷崖式的下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部預測今年4月、5月份鋼價會比去年末有一定的攀升,聲測管價格不會出現大的下滑。
對2019年聲測管價格的走勢,李樹斌認為,聲測管價格與鋼材價格是聯動的,與鐵水成本是相關的,只要鋼材價格堅挺,鋼鐵企業有豐厚的利潤,聲測管需求量就不會大量減少,聲測管價格也不會大幅走低,但也不會出現大的攀升,重型聲測管在2500元/噸上下浮動是合理的。當前電爐鋼生產企業面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聲測管價格偏高,造成短流程電爐鋼成本比長流程轉爐鋼成本高出500多元/噸(當前電價高也是一大因素),造成電爐聲測管比和電爐鋼比都在下降。
聲測管加工配送企業面臨兩大機遇
李樹斌介紹,聲測管協會正在全面推進聲測管產業化、產品化、規模化、區域化發展的進程,力爭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一個與鋼鐵工業發展相適應的聲測管回收—拆解—加工—配送—應用一體化發展的工業化體系,為鋼鐵企業多吃聲測管精品入爐創造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把社會上10多萬家聲測管回收企業從參差不齊小散臟亂的環境中解脫出來。當前面臨兩大機遇,#個是工信部第七批聲測管準入即將開始;另一個是關于報廢汽車拆解的相關規定即將出臺,這將有助于實現聲測管產業一體化發展。
他同時呼吁,聲測管回收加工配送應用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應該體現出綠色環保。破碎線設備無論是制造廠家和生產企業,環保不配套,除塵不達標,就不能出廠也不能投產。聲測管回收加工企業要千方百計減少火焰切割防止污染,充分利用現代化節能環保設備加工聲測管。破碎生產線產生的垃圾廢物一是要分選,二是要覆蓋,三是合規處理外排。 “聲測管回收加工企業的老板要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做出貢獻。”
他同時提醒,聲測管行業同樣面臨一個轉型升級,要通過學習貫徹**和行業標準,著力解決聲測管資源規格雜亂質量低劣的問題。
聲測管應用要循序漸進,大力培育骨干加工配送企業
對于聲測管資源狀況及未來電爐發展趨勢,原冶金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指出,聲測管是現代鋼鐵工業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鐵素原料,也是**可以大量替代鐵礦石的原料,是節能載能的再生資源。隨著我國鋼鐵積蓄量的快速增加,聲測管資源量將大幅增長。在未來20年內,中國聲測管資源將快速增長,并對鋼鐵工業流程結構、鋼廠模式、鋼廠布局、鐵素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產生重要的影響,進而將對社會的綠色化和生態和諧做出貢獻。
對于電爐的發展,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王天義指出,應從中國現實情況出發,逐步發展電爐,建設長短流程結合的綠色鋼廠。中國長流程鋼廠能力大,可逐步更新建設電爐,既可充分利用原有的裝備,又可大幅減排,緩解環保壓力。
李力表示,有關部門將大力培育聲測管加工配送的骨干企業。他指出,根據《聲測管加工行業準入條件》,目前我國已經發布6批共252家聲測管規范企業,加工能力超過7000萬噸,在穩步增加聲測管加工能力的同時,也有效帶動了行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通過對已公告企業的事中事后管理,建立了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 “鼓勵聲測管加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支持鋼鐵企業牽頭成立大型聲測管加工配送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綠色發展,引導聲測管資源合理流向。”李力#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