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4月15日電(時雨)自2018年12月底公交順道自行車無樁電子圍欄推出以來,不僅讓公共自行車更共享、更開放,市民使用更方便,同時也進一步規范共享單車,深受廣大市民認可。不過,本網在15日的采訪中卻了解到,無樁電子圍欄的推出卻給了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可趁之機,將公共自行車“據為己有”公共自行車更開放 卻讓失竊現象抬頭滋生因無樁電子圍欄成本低、受環境約束極小、施工難度低,“電子圍欄”如雨后春筍般投建。據統計,目前公共自行車有樁站點414個,紅谷灘新區建成無樁站點650個,全市累計1000余個服務站點,投放自行車1.6萬余輛,免費租車次數累計達1000萬余次,紅谷灘中心城區每100米就有一個站點,市民租還車更方便。但是,與原來的有樁站點相比,由于缺少鎖止器和監控設備,導致不少不法分子直接將車抬走,并采取切割等暴力方式惡意破壞車身智能鎖,將其強行霸占私用。據順道自行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無樁電子圍欄推出后,共有600余輛公共自行車“不見蹤跡”。同一項目工地發現19輛被盜車輛在發現該現象后,公交順道公共自行車公司組織人員進行情況摸查,4月14日下午,順道自行車負責人朱經理在巡視站點至街地鐵站3號出口時看到附近的工地食堂旁,兩輛公共自行車已上了私鎖。過了10分鐘左右,兩名民工騎了已拆卸智能鎖的公共自行車穿行而過。他一路跟隨民工至某樓盤項目的工地宿舍,發現該處有7輛公共自行車智能鎖全部被拆除。于是,朱經理立即撥打110,相關人員隨后被民警帶走。據朱經理介紹,更讓人鬧心的是,在一個星期內,同一個工地屢次發生公共自行車被惡意占用現象,前后發現共有19輛被盜竊的公共自行車,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2.6萬元。惡意占用公共自行車必須承擔法律后果作為市政府的民生工程,公交順道公共自行車項目定位公益屬性,不僅屬于公共財產,而且還實行1小時內免費騎行政策,且24小時內免費次數不限。“盜竊毀壞公共自行車,不僅損害公共資源,影響他人出行,還得承擔法律后果?!敝旖浝碓诮邮懿稍L時說,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如果對其故意損壞,損壞價值5000元以下的將進行治安行政處罰;5000元以上的構成故意損壞財物罪,公安機關依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占有財物價值2000元以上的可構成刑事立案。公交順道公共自行車公司表示,希望市民能夠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加大對非法破壞和占用公共自行車行為的打擊力度,讓違法者承擔違法成本和法律后果;同時,也希望市民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車,不要惡意破壞、占用,如果流失的公共自行車,可撥打公共自行車熱線電話0791-83880268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