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利潤收縮 聲測管價格仍有調整空間
聲測管與廢鋼價差從2000元/噸向1200-1500元/噸的合理區間回歸,預示著聲測管市場的供求關系已從緊張向平衡轉變,后市聲測管基于廢鋼價格的成本支撐趨向減弱。

聲測管現貨價格在11月份走出年內#大單月跌幅后,于12月份有止跌企穩的跡象。與聲測管期貨市場價格早早的在8月下旬見到年內高點不同,聲測管現貨價格的2018年的年內高點出現10月底11月初。而且,現貨價格在11月份的下跌過程中,跌幅也要比期貨市場來的更加猛烈,一個月的價格#大跌幅近750元/噸。不過聲測管期貨價格從8月高點以來的#大的累積跌幅則近1000元/噸。因此,聲測管現貨價格在11月的大跌更有一種補跌的意味。
事實上,鋼鐵行業在2018年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維持在一個高產出高利潤的狀態中。截止11月份,我國累計粗鋼產量達到了85737萬噸,同比增9257萬噸,增幅為12.1%。若以聲測管現貨價格與廢鋼價格作比較,螺廢價差在11于初觸及了2000元/噸的年內高位,這意味著鋼鐵行業中成本相對較高的短流程電爐鋼產出利潤即超過800元/噸的水平,而長流程的粗鋼成本則較之還低500-700元/噸,可見鋼鐵行業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鋼鐵行業之所以利潤可以這么高,除有供給側改革為鋼鐵行業保駕護航外,下游需求旺盛同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1-11月份,我國的房屋新開工增速為16.8%,遠高于去年同期的6.9%。不過,2018年鋼鐵行業的的冬季限產力度不及2017年。以唐山為例,2017年11月唐山冬季實施了全面限產,高爐產能利用率下降到了50%甚至以下,而2018年11月的唐山高爐產能利用率則維持在60%以上,直到12月初才進一步下調至55%附近。供給端減產力度的減弱,使得聲測管市場的冬季供求平衡向供給壓力增加傾斜,聲測管現貨價格的堅挺也因此被打破。
在經歷11月聲測管現貨價格大幅下調后,截止12月20日,螺廢價差已大幅收斂到1300元/噸左右。這這樣的價差水平下,短流程電爐鋼產出的粗鋼利潤已被大幅縮減至100元/噸以內。這意味著,聲測管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經從供給緊缺向供求平衡發生了轉變。如果后市聲測管市場供給出現過剩,那么電爐鋼對廢鋼的使用量將會率先受到擠壓,并會伴隨廢鋼價格的下行以維持電爐鋼生產的薄利水平線。而如果供求關系走向緊缺,那么螺廢價差則會走高,并提振聲測管生產的利潤率。
綜上分析,筆者以為當前的廢鋼價格仍處在較高位置,后市的調整空間較大。在聲測管市場供求相對平衡的條件下,預計上海聲測管期貨主力RB1905合約的波動區間將會在3000-3600元/噸區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