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聲測管價格震蕩,重心上抬
2018年國內去杠桿,但隨著美歐加速退出QE,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放大,貿易層面的保護主義不斷出現,以中美之間的分歧為#大,中國匯率明顯走弱,國內經濟總體呈現平穩回落趨勢。在此背景下,宏觀政策重心轉向財政政策,供給側改革重心有變化,特別強調補短板,去杠桿有微調,底線思維再度主導政策方向。
環保政策執行#近幾年持續增強,但2019年受制政府底線思維,執行存在邊際走弱預期。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外公布,其明確提出,經過3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
2018年延續“去產能”,在2017年環保治理基礎上,從法律、機構、政策等方面都有加強,采暖季限產常態化,但在高企的利潤背景下,產量仍然創出新高。一方面是由于電弧爐產能的增加投放,其產能占總產能已經接近15%,其中2018年投產大約2160萬噸,4季度投產約占26%,其中電弧爐產能中45%左右是獨立電弧爐,這部分產能成本較高,是供給邊際影響量,另一方面是廢鋼添加比例上升所致。
行業方面,聲測管行業繼續往高質量方向發展,繼續關停并轉。2018年11月1日開始,聲測管新國標開始實施,這使得鋼廠螺紋鋼成本增加了合金成本。產業方面,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區在2020年前均鋼企有整合計劃。
作為逆周期抓手基建2018年上半年重要性相對下降,大幅減速,在政策基調變化后,2019年有望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需考慮到政府債務問題,預期不可過高,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房地產政策已經轉向,但是房地產庫存周期處于被動降庫存到主動增庫存階段,總體仍有韌性,但土地成交以及銷售的變化,2019年將存在需求空擋。疊加2018年下游資金緊張,整體處于趕工狀態,不排除竣工逐漸增加后,由于需求的透支,后期需求大幅下行。工業方面,持續數年的設備更替周期退坡,工業材需求預計開始下行,汽車等此前高增速的板塊,已經見頂回落。
2018年9月,國務院提出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引導農村居民增加汽車消費,2019年如果農村汽車消費刺激出臺,預計汽車保持正增速,否則汽車市場仍將繼續回落。房地產銷售下降對家電、機械等關系較近的板塊也有負面影響,總體需求增速放緩,周期性回落。綜合來看,需求上行周期將結束,整體需求目前處于見頂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