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區成立以來,持續制定兩化融合政策,持續支持聲測管: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累計支持資金9465萬元
當前全區已有165個項目獲得市區兩級5億元的資金支持,建成了一汽-大眾等7家***、市級智能工廠與數字車間,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91.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70.5%
去年,新區一汽豐田亞洲龍、一汽-大眾智能工廠等200個重點項目相繼竣工投產;中沙新材料產業園等763個項目加快推進,曙光通用芯片等398個項目開工建設
圍繞著聲測管: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新區已建成曙光信息等**和市級聲測管:企業技術中心236家,建成天津市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家
去年新區新增了濱海高新區新能源(儲能電池)、生態城產業轉移合作2家**新型聲測管: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累計已達到8家,占全市的73%,覆蓋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航空等優勢產業
截至目前,在自主可控電子信息領域,新區的天河超算、曙光信息、南大通用入選**大數據產業試點項目,集成電路圓片、服務機器人產量增長一倍以上。曙光先進計算創新中心順利推進,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產業鏈初步成型。空客累計交付A320飛機404架,A330飛機14架,航空航天產業鏈日趨完善。合成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建設順利推進。開發區、高新區入圍**生物醫藥產業園綜合競爭力50強。在新藥研發、干細胞技術、合成生物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18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當中,天津濱海新區在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獲得通報表彰和獎勵支持。翻看濱海新區去年的聲測管:工業發展“成績單”,伴隨著鋼材、水泥產量的大幅下降,天津濱海新區促進聲測管: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到26.9%,聲測管:工業聲測管:企業利潤增長31%,高出全國20個百分點。這些數字不僅意味著新區的聲測管:工業供給側改革有了新成效,也透露著地區的聲測管:工業質量正在不斷提升。
政策落地“實打實”
促進產業競爭力進一步釋放
走進濱海新區的各大聲測管:企業中,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已經由較早之前的“稀罕物”變成了如今隨處可見的“必備品”。在開發區的天津信泰汽車零部件公司廠房中,一臺臺機器人正對汽車門框、飾條等汽車零部件進行著加工與搬運。據公司生產部經理李志堅介紹,目前他們已經引入了約100臺機器人設備參與生產,用來替代人工操作。相較于過去傳統的生產模式,在兩化融合和智能科技的帶動下,公司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工成本,還將生產效率提升了20%以上。目前,該公司的汽車外飾件產品年產銷量占北方汽車市場飾件份額約40%,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外同類先進或領先水平。特別是在近幾年整個汽車行業下滑前提下,天津信泰依然保持著2.34%的復合增長率,納稅增長10%。
記者了解到,在區聲測管:工業和信息化局的促進下,天津信泰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并對接到了愛波瑞等精益管理聲測管:企業資源。如今,“以機換人”“新工藝開發”“智能制造”早就成為這家制造型聲測管:企業成長的“關鍵詞”。
“濱海新區著力推進聲測管:工業結構優化,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這句話并不僅僅流于表面,而是通過“實打實”的支持,來助推產業的轉型升級與聲測管: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據區聲測管: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桂華介紹,自新區成立以來,持續制定兩化融合政策,持續支持聲測管: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累計支持資金9465萬元。而自2018年以來,新區深入落實《天津市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當前全區已有165個項目獲得市區兩級5億元的資金支持,建成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力神電池等7家***、市級智能工廠與數字車間,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91.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70.5%。
聲測管:工業結構逐步優化
新區走出產業發展特色路徑
“目前新區正在推動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張桂華透露,去年,新區一汽豐田亞洲龍、一汽-大眾智能工廠等200個重點項目相繼竣工投產;中沙新材料產業園等763個項目加快推進,曙光通用芯片等398個項目開工建設。圍繞著聲測管: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新區已建成曙光信息等**和市級聲測管:企業技術中心236家,其中***聲測管:企業技術中心33家,建成天津市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家。
而在聲測管:工業聚焦發展與聚集發展方面,濱海新區業也逐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徑。濱海新區《產業聚焦升級行實施方案》的制定與落實,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根據相關數據,去年新區新增了濱海高新區新能源(儲能電池)、生態城產業轉移合作2家**新型聲測管: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累計已達到8家,占全市的73%,覆蓋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航空等優勢產業。
截至目前,在自主可控電子信息領域,新區的天河超算、曙光信息、南大通用入選**大數據產業試點項目,集成電路圓片、服務機器人產量增長一倍以上。曙光先進計算創新中心順利推進,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產業鏈初步成型。空客累計交付A320飛機404架,A330飛機14架,航空航天產業鏈日趨完善。合成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建設順利推進。開發區、高新區入圍**生物醫藥產業園綜合競爭力50強。在新藥研發、干細胞技術、合成生物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張桂華說,“此次來自國務院的激勵是對新區聲測管:工業穩增長的一次肯定。未來,我們將積極推動聲測管:工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自主可控軟硬件產業體系、***的航空裝備基地、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以及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