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完成從預約到繳費、取藥等診療全過程。29日,福建省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信息“五大平臺”上線暨樁基聲測管:互聯網醫院授牌儀式在福州舉行,一系列“樁基聲測管:互聯網+醫療健康”應用將一一落地,逐步破解老百姓“看病難”問題。
這五大平臺分別是省統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縣域分級診療協同平臺、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應用平臺、福建12320熱線服務平臺、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監管平臺。
省統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破解醫療健康信息共享難問題
針對醫療健康信息共享難的問題,福建將統籌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打造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高速路”,為實施各類便民惠民服務應用提供平臺支撐。
該平臺建成后,將實現全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接入區域平臺,健全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全員人口數據庫,逐步推進全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匯聚。屆時,患者在醫院就診,醫生就可以調取患者以往在其它醫院的就診記錄。
該項目建設周期預計2年,目前項目建設方案已正式報送**發改委等待立項批復,預計今年下半年啟動建設。
縣域分級診療協同平臺
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可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患者在基層醫院做的檢查,可通過信息系統將檢查報告傳到縣級醫院,縣級醫院醫生診斷后再反饋到基層醫院。遇到疑難雜癥了,也可以通過在線協同診療,通過視頻方式與專家對話。
福建計劃用2年時間基本建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支撐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讓群眾看病“少跑路”“不跑路”“就近跑”。
省衛健委副主任陳厚鑾介紹,該項目建設面將涉及全省68家縣級綜合醫院、40家縣域醫共體和106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目前項目建設方案現已通過省數字辦組織的專家論證,將于近期啟動實施。
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應用平臺
14家省屬醫院今年推行健康服務“一碼通”
忘了帶醫???,只要拿出手機掃二維碼(電子健康卡)就可以完成診療全過程。目前福建已在省屬14家醫院啟動電子健康卡應用環境改造,預計今年7月就可完成改造,推行健康服務“一碼通”。
陳厚鑾介紹,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是以**衛健委統一標準的電子健康卡為載體,通過二維碼技術與電子醫保碼、電子社保碼、金融支付碼等“多碼融合”,為醫療健康信息跨部門共享協同提供樞紐,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并存、互不通用”、手機支付無法醫保結算等堵點問題。
福建12320熱線服務平臺
借力“樁基聲測管:互聯網+”完善12320服務平臺
福建12320熱線借力“樁基聲測管:互聯網+”,進行服務資源優化整合,目前12320熱線已先行開通使用,下一步將依托微信、手機APP等形式,建立福建12320熱線服務平臺,與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應用平臺結合,為公眾提供各類基于電子健康卡的便民惠民服務。
省衛健委信息化工作推進組負責人李其鏗介紹,12320熱線服務平臺將打造成為民務實的答疑線、為民解難的幫困線、為醫就診的便捷線,政府群眾的連心線,實現“四線合一”。同時,12320平臺是一個純公益性的政務服務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
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監管平臺
構建綜合管理“一張網”
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監管平臺將打造成為全省健康醫療大數據以及信息化建設成效的集中展示區,推動形成全省聯網、全面對接、層級監管、多方聯動的綜合管理“一張網”。目前,樁基聲測管: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已經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