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4月12日(孫遠桃 高華) “過去大家都想從這里搬出去,現在人人都想搬回來。”說起七彩湖近兩年的變化,市白云區艷山紅鎮白云村村支書田啟祥說。曾今的七彩湖,是名副其實的“污水湖”“垃圾湖”,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蒼蠅亂飛,備受當地群眾詬病,凡是有點經濟條件的人家都想搬離。經過近兩年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如今的七彩湖,青草綠樹,湖水如鏡,野鴨成群,生態濕地公園風景如畫,成為周邊群眾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去處。七彩湖 名字由來“不光彩”七彩湖位于白云區大山洞片區、鋁廠片區以及大川白金片區的交會地段,流域面積5.14平方公里,儲水量約8萬方。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白云人,田啟祥見證了七彩湖近年來發生的所有變化。田啟祥說,上世紀70年代,七彩湖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稻田,當地老百姓為了謀發展,在稻田旁邊挖了三個魚塘養魚。隨著魚塘面積慢慢擴大,便逐步形成了一個湖。那時候,這個湖還沒有名字,但生態環境非常好,水里有魚有鴨,鳥兒在湖水周邊的樹上筑巢,附近村民會經常到湖邊游玩或者盥洗衣物,人與自然相處十分和諧。改變源于1985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企業開始在湖的上游——綠綺湖周邊建起工廠,工廠污水從綠綺湖順流而下。由于地勢低洼,大量的污水、初期雨水及面源污染物也一并流入湖里。久而久之,湖內不僅蒙上一層厚厚的淤泥,水面上還有厚厚的油污及各種生活垃圾。“村民們看著五顏六色的垃圾和油污,便調侃這個湖是‘七彩湖’,七彩湖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田啟祥說,由于七彩湖水體流動性較差、富營養化嚴重、藻類泛濫,水體存在淤積氮、磷增多,迅速滋生浮萍,枯死腐爛后的浮萍又進一步加速水體富營養化,如此惡性循環,導致水體黑臭,長期影響當地市民生活。“自從湖水被污染后,村民們提到都搖頭。”田啟祥說,在白云村擔任支書的28年間,田啟祥曾數次帶領村民到湖里打撈淤泥和垃圾,但都收效甚微,深埋于湖底的淤泥無法被徹底清除,惡臭無法得到根治,周邊村民不想“捂著鼻子過日子”,只能紛紛搬離七彩湖。多措并舉 讓七彩湖重放光彩要經濟發展,更要生態環境。2017年6月,白云區政府重拳出擊,制定了白云區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決心重還老百姓一個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七彩湖。“七彩湖治理需要從多處入手,包括完善截污管道、修建排洪渠、清淤河底底泥、基坑支護工程、新建污水處理廠以及景觀打造等各方面。”白云區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指揮部施工組織工作組副組長杜勇告訴記者,治理方案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景觀打造”為宗旨,在水體久清、環境整治、生態恢復的基礎上,針對流域用地現狀結合截污管網的實施,進一步削減七彩湖內源污染、改善河流水質。立下責任狀,掛出作戰圖。2017年5月,白云區啟動#階段七彩湖項目建設工作,僅用兩個月便完成了七彩湖沿湖生活垃圾、湖面浮萍及水草清理。同時,還完成了沿湖截污溝連通和清淤工作,關閉了湖邊7家洗車場,拆除湖周圍所有民居。2018年7月,第二階段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工作開啟,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指揮部成立,湖內清淤工程、環湖截污管、排洪渠、污水處理廠、景觀生態工程建設工作有條不紊推進。2018年7月21日,白云區政府還聯合了中國水環境集團云信水務環境產業有限公司,投資3.7億開建七彩湖濕地公園。2018年12月30日,七彩湖污水處理廠正式通水試運行,標志著項目治理工作基本完成。今年3月31日,景觀生態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七彩湖生態公園建設進入尾聲,正在辦理公園管理手續移交等工作,將于近期正式對公眾開放。修建下沉式污水處理廠,打造對水流起到凈化作用的濕地,在湖內種植了荷花、鳶尾等水植,在步道兩旁種上櫻花、銀杏、紅梅等樹植……隨著七彩湖濕地公園景觀打造全部完成,七彩湖變得愈加靈秀動人。 郭然攝郭然攝郭然攝郭然攝波光瀲滟高華攝七彩湖公園一角高華攝園區內再生水廠高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