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火鍋是一種富有情結的美食。親朋好友圍坐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不亦樂乎。如今,這情形不再局限于國內。這不,小伙衛賀龍去年在馬來西亞開了一家火鍋店。這家火鍋店從無到有,從生意冷清到如今紅紅火火,火鍋的美味也征服了海外華人和異國食客的胃口。出國創業,火鍋店開到吉隆坡在奧林花園社區,衛賀龍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因為年僅30 歲的他已經在開了多家餐飲店。不過去年,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國創業。“很多大型餐飲行業都到國外發展,國內中餐廳市場趨于飽和。剛好一個移民到馬來西亞的朋友邀請我過去玩,我就過去看看。”衛賀龍說,他發現整個吉隆坡的消費水平和差異不大,便準備把出國創業想法付諸行動。衛賀龍(右)在火鍋店門口。(受訪者供圖)“真正做下來,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衛賀龍說,餐飲店不僅要有有特色的菜品,還要有較好的就餐環境,“中國的八大菜系,其中湘菜和川菜是#能走出國門的,所以我把川菜的火鍋和湘菜的辣味定為我們店的特色。”經過深思熟慮,衛賀龍把自己的中餐店開在了吉隆坡華人比較集中的地方。用心經營,致力做出中國味道為了做出地道的湘川菜,衛賀龍花了五個多月分別從、和各找了一名廚師,就是希望能做出地道的中國味道。他還整天奔波在了解市場行情,熟悉當地食材香料、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的路上。“我們將華人食客作為主要消費對象,也要考慮當地華人的口味。”衛賀龍說,店里的火鍋主要以海鮮湯、高湯為主,因為當地人習慣先喝湯再涮菜。在食材選擇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大約每三個月左右就會回國采購食材,這些食材都有中國特色,比如粉皮和一些調味品,在馬來西亞是買不到的。”用心做出中國味道是衛賀龍火鍋店吸引顧客的#步,良好的就餐環境也同樣重要。衛賀龍向記者展示了幾張店鋪的照片,他將中國傳統特色文化與店鋪風格相結合。從大門對聯和紅燈籠到室內的臉譜以及各種屏風、中式服裝等多樣化設計,給顧客營造了一種濃濃的中國風氛圍。扭虧為盈,火鍋美味征服食客在陌生的環境里創業,無疑充滿了挑戰。衛賀龍坦言,從去年5 月試營業到7月餐廳正式開張,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我們在當地做了一些廣告,還在中國人比較多的地方去發傳單,讓大家過來免費品嘗。慢慢地吸引了一些顧客,大概從第四個月開始,就逐漸盈利了。”食客大多是在國外工作的中國人或海外華人,也有許多外國人。不過,外國人知道怎么吃火鍋嗎?衛賀龍笑著說,這種事根本就不用擔心,因為中國美食名揚世界,老外對中餐的了解比很多當地華人還多,筷子用得也很好,“很多老外吃火鍋都比較講究,他們會根據菜品先后順序慢慢涮,而不是一鍋燉。”隨著火鍋店人氣不斷上升,周邊開始出現許多模仿衛賀龍餐廳的情況,無論是菜品還是餐廳風格都很相似。“但我覺得做好自己的味道才是#重要的,我們的店已經有比較穩定的客源了。”衛賀龍說。異國他鄉,火鍋店成為交流站生意越來越紅火,衛賀龍感慨,離不開異國他鄉華人們的支持和幫助。“馬來西亞那邊很多橋路高樓都是中國企業在做,每天我們大約要送出300 份外賣。還有很多中國人,包括老鄉到店里聚餐,甚至包廂都要排隊預訂。”去年身在異國他鄉的衛賀龍傳統節日都是在店里度過的,因為別人歡聚的時刻,也是他生意#好的時候,并且餐廳也成了大家的一個溫馨的情感交流站。“不僅節假日,平常也有老鄉經常來店里聚餐,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一兩桌。我們看到老鄉都會很親切,他們也會讓我們帶點國內的東西以解鄉愁。”衛賀龍說。從21 歲開始,衛賀龍就踏入了餐飲江湖。去年他的餐飲版圖又延伸到國外,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域。如今衛賀龍又開始樹立新的目標,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他的微信背景圖片寫著醒目的“My Life’sGetting Better”,因為他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