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霞沒想到會有這么多孩子管自己叫“許媽媽”,“校長媽媽”。齊額的短發,眼角略帶皺紋,兩鬢也泛著些許白發,中等身材,穿著黑紅色的中長款大衣配一條簡單的黑色布料褲子,走起路來稍顯急促,單從外表看,許春霞像極了大多數人的媽媽。但她脖子上橙色的圍巾和手里紅色的手機殼跳躍著年輕的活力。這或許就是“許媽媽”為什么那么招學生喜歡的原因。“許媽媽”建群#次帶這么多孩子,“許媽媽”也是個新手。長期從事科研和地方工作的許春霞到陜西工商職業學院當起了院長,初涉教育,孩子們多是00后,年齡小,有的還不聽話。接手工作,教育教學要同時開展,剛開始覺得工作就是一團亂麻,如何理順,是許春霞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為此,許春霞專門找人把學校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分類列出來做了一個清單,清單做好之后,她拿著清單反反復復琢磨了三天。許春霞從問題清單里發現,所有的大問題都是由小問題發展而來的,而這些小問題只有學生#清楚,她立馬想到傳統與學生溝通的主要渠道:校長信箱。可是,她發現信箱學生要寫信放進去,她要專門從信箱里拿出來,看完之后才能回信,這樣解決問題速度太慢,學生使用的頻率也不高。信箱不可行,她突然想到網上的留言板,為此,還特地咨詢軟件公司能不能做出相應的產品。可是在與軟件公司溝通的過程中,她發現效率太慢,問題必須要馬上處理。這時,她想到了QQ、微信。這是學生們喜歡和常用的溝通方式,這也是能原汁原味了解學生訴求的一個渠道,也是調研途徑之一。想好了立馬就做,她開始建群,不同班級,不同學院的學生都拉進群,她自己就是實名群主,并且公布了自己的QQ號,微信號,還有電話號碼。“許媽媽”管群群剛建起來的#天,群里熱鬧非凡,學生們特別活躍,不時有學生@許春霞,不一會兒群里的消息就有99+了。起初,許春霞把學生問題轉給各部門,后來,許春霞干脆把各部門負責人也直接拉進群里面。群建起來了,問題也要處理。但剛開始學生問題太多,有的學生半夜還在QQ群、微信群里發問題,對于老師們來說,無形中多了很多工作壓力。其中一位老師說:“記得一次下班回家后,晚上10點多了還在解決QQ群、微信群里學生提的問題,當時媳婦特別不理解,都下班了還一直拿著手機工作,怎么天天把工作帶到家讓家里人很不能理解”。其實,不理解的不止是家里人,好多老師也不理解。在群里回復問題,萬一哪句話說不對被學生截圖發到網上,引起輿情,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許春霞說:“我知道做這件事情有難度,很多人都覺得挑戰性太強、壓力太大,但是不能因為有難度就不做,只要我們真心為學生著想,真心解決問題,實話實說,就不會有輿情發生”。每天看到群里面的消息,她清楚明確的直接回復,需要找相關部門的進一步了解處理的許春霞直接@學生讓她去找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繼續溝通。但她一直保持一個原則,知道的就告訴學生怎么做,**不推諉敷衍學生。有的學生懷疑不是許春霞本人,還特地問許春霞,“你真的是院長嗎?”“群里真的是你嗎?”“那我能見你嗎?”許春霞有空就會找學生們聊天,有時候太忙,她就利用午飯時間與學生們聚在一起,有時會,在飯后與孩子們在湖邊散步。對待學生,許春霞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學生們也自然而然地稱她為“校長媽媽”,“許媽媽”。“許媽媽”的放心群“說實話,當時對建QQ群、微信群這件事情很不理解,也覺得可能就幾天熱度,沒想到真能堅持下來”。學工部部長劉永安說。QQ群、微信群里,學生的問題都很實際,教室窗簾不遮光、食堂桌子不干凈、宿舍衛生設施不好、墻面有裂縫,地板有凸起等等,看似都是小問題,其實把這些小問題解決好了,也就沒有大問題了。學校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方面的學生滿意度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底被評為陜西省示范性高等學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機構。QQ群、微信群運行兩年多,群里反映問題的越來越少,有時候一個星期才有一兩條,但解決問題的人越來越多了,有時候低年級學生反映的問題,學長學姐們就在群里解答了。這兩年來,從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當時建群時擔心截圖上傳網絡的事情也從未發生。如今,“許媽媽”的QQ群、微信群,聯系著全校1萬多名學生,哪個孩子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隨時找“媽媽”。(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