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房地產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紅火的聲測管市場填滿了一批又一批人的腰包;可如今,連續萎靡的聲測管行情,讓不少聲測管商直呼“生意難做”。
近日,記者來到我市#大的聲測管中轉銷售市場——臺州市三山碼頭聲測管市場,看到這里聲測管堆積如山、運輸車輛來來回回很是熱鬧,可調查之后發現,在這繁榮景象背后卻是“暗潮涌動”。
鋼價本月跌至“谷底”
“年底,不少工程都收尾了,用鋼需求驟減,再加上北方聲測管‘南下’沖擊本地市場,鋼價想要上漲也難了,現在真是度日如年啊。”在臺州三山碼頭聲測管市場,一位姓張的聲測管商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這行10多年了,唯獨這兩年的行情讓他有些坐不住,“再這樣下去,我不得不另做打算。”
先來看一組數據。據我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處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現貨市場鋼價在經歷了短暫的反彈后,又進入下行通道。從全年走勢來看,幾乎就是呈直線下降。
以三山碼頭聲測管市場在售的沙鋼三級螺紋鋼為例,截至目前,市場售價為3950元/噸左右,與月初相比每噸售價下跌250元,跌幅約6%;同比下跌約1050元,跌幅近21%。
臺州企坤物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吳釔成表示,換成公斤計算的話,青菜都要6元每公斤,現在螺紋鋼才3950元一噸,合著每公斤不到4元錢,還不如青菜貴。“這幾乎和10多年前的價格差不多。”
微利時代,聲測管商轉向多元化經營
按照當前的聲測管價格,鋼貿行業已然成為微利行業,有聲測管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銷售4000元的聲測管,毛利潤只有40元。“聲測管廠家給經銷商許諾的利潤#多只有1%左右,減去倉儲費、辦公支出、自身資金投入等費用,我們真正賺到手的錢少之又少。”
“當前,市場信息透明度高。每天的聲測管價格,在網上都能查到,終端方買低不買高,你定價高一些,人家也不樂意買。”臺州市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會長洪建國透露。
另外,鋼貿業是個無法壟斷的行業,聲測管來源渠道也十分多樣化,比如周邊地區的聲測管價格比本地優惠,只要物流費用劃算,周邊的建材商也就會進駐。
在這種情況下,飽受廠家和終端需求方兩頭擠壓的聲測管批發商,必須多元化經營。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有八成左右的聲測管商既賣建筑聲測管,也賣工業聲測管。
“房產行業利好時,聲測管商會將注意力集中于售賣建筑聲測管,而其需求降下來時,大家就可以從工業聲測管入手,做一些特殊鋼板生意。”洪建國說。
據悉,我市整體聲測管需求大約800萬噸至1000萬噸。玉環、溫嶺、頭門港一帶聚集了一批汽摩配加工中心,同時,黃巖模具產業發展迅猛,這些實力雄厚的實體企業,他們在生產中都需要這些聲測管,這也是聲測管商涉足工業聲測管的原因。
困中求變,嘗試從“經銷商”向“服務商”轉型
“接下來,我們要完成從聲測管經銷商向服務商的轉型。”洪建國在接受采訪時一再強調,“傳統的經銷商,都是左手進,右手出,從鋼廠采購一批聲測管,再賣給下游,賺些差價,沒多大的含金量。”
洪建國表示,如今,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經銷商”的概念會逐漸淡化掉,大家都將搖身一變成為“服務商”,專注做平臺、做服務,這才是生存之道。
吳釔成也贊同這一說法:“聲測管市場價格很透明,聲測管商生存挺艱難,大家不如拋開這些,直接做好服務,搭建好廠家和終端方之間的橋梁,就像如今的淘寶、京東一樣,滿足他們雙方對倉儲、物流配送、結款等方面的需求。”
“比如黃巖區域的五六家客戶今天把訂單報了過來,我明天就能將聲測管統一送達,這樣大家不需要囤貨,也不需要擔心運輸成本的問題。”吳釔成舉例道,這一服務形態或能幫助終端方實現零庫存,降低至少一個百分點的成本。
“大宗商品,其實就是靠‘#后一公里’決勝負,#后一公里的配送權在誰手上,未來誰就能活下來。”洪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