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考慮到中國擁有世界約20%的人口,她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規模就更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中國領導人采取的各項政策和中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成果。當前的國際體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起來的,中國正是從這個體系中崛起為一個繁榮的世界大國。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的講話中,中國**主席習近平用了一個比喻: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通過這個比喻,習近平主席強調了多邊主義所帶來的好處,與一些**特別是美國開始出現的新保護主義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上,中國對多邊主義的堅持,使中國成為歐洲**以及其他**的重要伙伴。2018年,中國成為歐盟#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歐盟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在歐盟成員國中,意大利與中國的合作位居前列。這并不奇怪,因為自7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意大利一直是#渴望與其展開對話的**之一。
現在,意大利和中國的雙邊經濟關系很好。2000年至2018年間,意大利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排名歐洲第三,僅次于英國和德國。過去十年,隨著中國投資者購買意大利重要企業的股份,中國在意大利的業務逐漸擴大。
強勁的雙邊關系遠不止投資。中國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出口國。2019年3月,兩國簽署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七國集團中**簽署這一合作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