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花管回顧與展望:需求周期回落 價格進入調整周期
1、2018年國際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貿易層面的保護主義不斷出現,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得國內政策導向發生變化,政府年內主要目標“去杠桿”節奏推遲,年內轉為“穩杠桿”為主,預計2019年“底線思維”仍將主導政策基調。
2、由于去產能及各地鋼企搬遷的持續進行,疊加2019年環保限產,粗鋼產量有望觸頂回落,但由于產業矛盾累積不深,鋼花管行業仍將維持盈利狀況,粗鋼產量下行有限;
3、因為持續數年的設備更替周期退坡,工業材需求預計繼續下行;建筑材需求對應的下游,基建受限地方債務,加上其逆周期性,預計偏穩,而房地產由于棚改貨幣化比例下降,熱點城市強政策抑制,以及資金方面的收緊預計也將下行,但限于政府維穩需求,預計震蕩偏弱;
4、出口方面,隨著需求周期性回落,國內供需偏緊格局改善,內外價差收窄,出口有望轉好,但限于貿易摩擦,改善程度或有限。
風險點:政府維穩決心超預期房地產需求超預期置換產能產量落地速度超預期世界經濟回落超預期
#部分 2018年市場走勢回顧及關鍵因素分析
2018年鋼花管期貨指數寬幅震蕩,重心上抬。年內高點4441點,#低3246點。
第二部分各類政策對鋼花管的影響
2018年國內去杠桿,但隨著美歐加速退出QE,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放大,貿易層面的保護主義不斷出現,以中美之間的分歧為#大,中國匯率明顯走弱,國內經濟總體呈現平穩回落趨勢。在此背景下,宏觀政策重心轉向財政政策,供給側改革重心有變化,特別強調補短板,去杠桿有微調,底線思維再度主導政策方向。
環保政策執行#近幾年持續增強,但2019年受制政府底線思維,執行存在邊際走弱預期。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外公布,其明確提出,經過3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
第三部分 “去產能”背景下產量增加
2018年延續“去產能”,在2017年環保治理基礎上,從法律、機構、政策等方面都有加強,采暖季限產常態化,但在高企的利潤背景下,產量仍然創出新高。一方面是由于電弧爐產能的增加投放,其產能占總產能已經接近15%,其中2018年投產大約2160萬噸,4季度投產約占26%,其中電弧爐產能中45%左右是獨立電弧爐,這部分產能成本較高,是供給邊際影響量,另一方面是廢鋼添加比例上升所致。
行業方面,鋼花管行業繼續往高質量方向發展,繼續關停并轉。2018年11月1日開始,鋼花管新國標開始實施,這使得鋼廠鋼花管成本增加了合金成本。產業方面,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區在2020年前均鋼企有整合計劃。
第四部分政策刺激邊際遞減需求周期性回落一、 下游需求周期性見頂
作為逆周期抓手基建2018年上半年重要性相對下降,大幅減速,在政策基調變化后,2019年有望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需考慮到政府債務問題,預期不可過高,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房地產政策已經轉向,但是房地產庫存周期處于被動降庫存到主動增庫存階段,總體仍有韌性,但土地成交以及銷售的變化,2019年將存在需求空擋。疊加2018年下游資金緊張,整體處于趕工狀態,不排除竣工逐漸增加后,由于需求的透支,后期需求大幅下行。工業方面,持續數年的設備更替周期退坡,工業材需求預計開始下行,汽車等此前高增速的板塊,已經見頂回落。2018年9月,國務院提出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引導農村居民增加汽車消費,2019年如果農村汽車消費刺激出臺,預計汽車保持正增速,否則汽車市場仍將繼續回落。房地產銷售下降對家電、機械等關系較近的板塊也有負面影響,總體需求增速放緩,周期性回落。綜合來看,需求上行周期將結束,整體需求目前處于見頂回落
二、 2019年庫存大概率繼續增加
隨著2016年黑色商品價格重心持續上行,鋼廠、貿易商整體利潤水平明顯改觀,推動資金回流中間環節,但時間較短,回流資金仍嫌不足,整體庫存2016年全年基本均為歷史低位,2017年中間環節資金回流庫存較2016年有所增加,但采暖季限產疊加趕工期導致年末庫存快速消化,整體庫存低于2016年,2018年鋼花管品種需求分化,年底總體庫存低位回升,隨著產能的釋放,以及需求周期性見頂回落,2019年整體庫存增加。
三、 出口仍偏弱
之前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積極拓展海外銷路有助于緩解鋼花管企業的經營壓力。繼2014年出口大幅增長后,2015年粗鋼出口延續高速增長的態勢,累計同比增長19.66%,隨著產能過剩程度下降以及雙反貿易摩擦,2016年粗鋼出口累積同比轉負,至-3.47%,2017年產能過剩程度進一步大幅改善,累計同比下降30.5%。由于鋼花管行業產能實行減量置換,且總體產能在10億附近,鋼廠經營壓力相對較小,2018年出口仍然偏弱,1-10月累計同比下降9.42%。2019年隨著需求周期性回落,國內供需偏緊格局改善,內外價差收窄,出口有望轉好,但限于貿易摩擦,改善程度或有限。
綜合來看,由于2016年11月后開始治理鋼花管,造成統計局產量數據失真,因此對產量數據進行同口徑調整。綜合來看,由于去產能及各地鋼企搬遷的持續進行,疊加2019年環保限產,粗鋼產量有望觸頂回落,但由于產業矛盾累積不深,鋼花管行業仍將維持盈利狀況,粗鋼產量下行有限;因為持續數年的設備更替周期退坡,工業材需求預計開始下行;建筑材需求對應的下游,基建受限地方債務,加上其逆周期性,預計偏穩,而房地產由于棚改貨幣化比例下降,熱點城市強政策抑制,以及資金方面的收緊預計也將下行;綜合來看,需求上行周期將結束,這意味著從2015年末開啟的鋼花管上行周期或將結束,而供給側改革以及環保限產的影響,加大了鋼花管價格波動幅度,而隨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邊際走弱,波動幅度將下降,預計2019年鋼花管走勢呈現震蕩走弱特征。
第五部分 2019年鋼價潛在風險及走勢展望
2018年內外形勢變化較大,政策執行落地及預期存在預期差,鋼價重心上移寬幅震蕩。展望2019年,需求進入下降周期,預計鋼價整體上將呈現震蕩走弱特征,2019年全年滬螺紋指數的價格運行區間在3000-4000元/噸之間,大部分時間重心會在3200-3800元/噸之間,鋼廠利潤趨于收縮。簡要依據如下:
1、由于去產能及各地鋼企搬遷的持續進行,疊加2019年環保限產及利潤回落,粗鋼產量有望觸頂回落,但由于產業矛盾累積不深,鋼花管行業仍將維持盈利狀況,粗鋼產量下行有限。
2、因為持續數年的設備更替周期退坡,工業材需求預計開始下行;建筑材需求對應的下游,基建受限地方債務,加上其逆周期性,預計偏穩,而房地產由于棚改貨幣化比例下降,熱點城市強政策抑制,以及資金方面的收緊預計也將下行,但限于政府維穩需求,預計震蕩偏弱。
3、隨著需求周期性回落,國內供需偏緊格局改善,內外價差收窄,出口有望轉好,但限于貿易摩擦,改善程度或有限。
4、電弧爐持續投產,短流程產能占比超過15%,使得鋼企產量波動對利潤更加敏感,提升階段產業鏈話語權,利于其轉移成本擠壓上游利潤。